【资料图】
记录,就是在夜空中捡拾星光文学,在我看来,是作者将经历过、见证过、听闻过的一些事情,进行思考和创造,然后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跟这个世界对话的过程。 而生活,只有生活,才是作者用以创造自己的文学作品最牢靠的基石。这种基石,不是随意敲打的、任意堆砌的,不是建立在松软的沙漠之上的,也不是建立在容易风化滑坡的沙砾之上的,而是要广泛深入、反复挖掘,透过泥土、沙砾,将创作的桩基建立在深埋地底的坚硬岩石上,是经过全心投入、倾力提炼,将一个个生命的活体、生活的组织砌筑起来的。最终,作者呈现出的,才可能是一部“到生活中去”的好作品。 “志愿文学”等正能量文学创作也是一样。它的聚焦对象是“志愿者”——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群体,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风景线,传递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菠萝志愿者》是我在2017年创作的第一部志愿文学作品。当时,广东佛山正在大力倡导志愿服务活动,七八百万人的城市,已有超过90万在册的志愿者。志愿服务在佛山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和时代风尚,散发出灿若星火的独特魅力,我认为值得关注、书写和挖掘。 在深入佛山菠萝救援服务中心采访时,我发现志愿者身上都有一个特质——热爱生活。这种态度,反映到工作生活中、志愿服务中,就是日常性、客观性、精神性的结合。因此,作者本身热爱生活,热爱这个时代,在创作时,受采写对象的影响,可以观照作者的内心,影响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调整创作思想,升华作品的时代性。如果作者也感受到采写对象身上那种“真善美”的力量,那么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一样。 记得我的师友杨克说:“写作是个人化的,但既要表达个人观点,也要表达这个时代,表达这个公共空间。”他把一个人的写作,比喻成剪刀的两翼。一翼是得到评委、批评家、教授、学者和同行等专业人士的认可;另一翼是语言表达的多元化、用词的具体化,传达给人们的普遍情感,中外读者都可以代入或者置换。 读者通过《菠萝志愿者》文学、文字的力量,可以了解志愿事业,知道志愿服务群体背后隐藏的众多感人故事,然后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心底的那份“真善美”,甚至付诸行动。据我所知,在佛山,不少企业家、市民志愿者,大多都是受“感染”带动,自动自发加入志愿者队伍的。有志愿者说,自己在做志愿者之前,活得太没有意义、太没有价值了,做了志愿者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那么“没用”。可以说,参加志愿服务,是对志愿者自己的一次灵魂洗礼,而写好志愿文学正能量作品,也是对作者的一次灵魂洗礼。 在菠萝志愿者团队中,有个叫何接娇的志愿者说:“像铁屑被磁铁吸引过去一样,投入到菠萝志愿者行列,有一种找到家的感觉。那种感觉就是,一个志愿者就像一把泥沙,它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泥沙聚集在一起,成为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被改变的‘风’,就是社会风气;这被改变的‘水’,就是文明进程的源头活水。” 你看,这是对“正能量”多好的诠释,如果我不去把这些内心灵魂挖掘出来,我永远总结不出这么美好的“精神世界”,就不知道“高手在民间”。 正能量文学具有时代性,能够反映特定时代的风貌,触及时代的矛盾、揭示时代的本质、体现时代的精神。时代的足迹由日常生活本身一步步踏出,我想做和能做的,就是在浩瀚夜空捡拾璀璨星光,捕捉鲜活的素材,定格一些人、一些事、一座城的高光时刻。 “志愿文学”征文活动由共青团中央、中国作家协会共同举办,自2017年以来已举办三届,评选出了一批优秀文学作品,旨在用文学的形式展现志愿者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动人事迹,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该文作者苟文彬,作品《菠萝志愿者》(报告文学)获第一届“志愿文学”征文活动一等奖,《志愿战“疫”的佛山力量》(报告文学)获第三届“志愿文学”征文活动优秀奖。《中国青年》杂志2022年第18期
《经典青春梦想》
总监制:皮钧郝向宏
总策划:蔺玉红冉茂金
总统筹:杨玳婻张斯絮韩冬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